国家/地区及语言选择
Ramona Hönl

来自布达佩斯的钣金艺术:利用激光切割出精致造型

匈牙利首都布达佩斯南部,有一家名为 Intertechnika 的小型家族企业利用焊接、激光加工以及折弯工艺为该国的艺术家定制作品。设计师、机械师和艺术家不仅组成了团队,还共同创作出了独具匠心的作品,并在国际展览中大放异彩,引人注目。而且在此过程中,他们也顺带着为批量生产积累了宝贵经验。

激光成就艺术:在由激光加工金属板打造而成的森林轮廓前,炫目的造型伴随着令人沉浸的韵律,在成千上万颗 LED 灯珠中游动。音磬、低音提琴与回荡的锣鸣奏出了动人乐曲,壁画也随其韵律一呼一吸。科技与禅意融合。一场名为“Techno Zen”的展览,匈牙利艺术家 Márton Nemes 为此精心筹划并制作了两年之久。这是他在 2024 年夏季威尼斯艺术双年展为匈牙利国家馆打造的作品,该展览是全球规模最大的当代艺术展。该作品的之所以能真实呈现在人们眼前,要归功于 Intertechnika——一家来自匈牙利的小型家族企业。在通快技术的帮助下,该公司采用切割和折弯工艺制作出了多种抽象造型。

Peter Alasztics(中间)与其兄弟 Márton 是该家族企业的第二代掌门人。1991 年,两兄弟的父母 Jullianna Alaszticsn. Kov.cs 和 B.la Alasztics 一手创办了 Intertechnika 公司。在 2000 年初,他们结识了通快公司。然后在 2002 年,他们便引进了首台通快设备——一台 TruMatic L 4030。从那一刻开始便一发不可收拾。

定制加工:Intertechnika 公司从大量定制订单中汲取经验,并将这些知识应用到批量生产之中。

愿景:Peter Alasztics 将艺术引入自家公司,并寻求在艺术家与工程师之间找到共同语言。

从重工业中心到艺术胜地

这些壁画与雕塑大部分都出自于布达佩斯南部的切佩尔区(Csepel)。从 1892 到 1993 的百年岁月中,这座地处多瑙河的岛屿一直是重工业的核心地带,当年驻在此地的企业主要生产摩托车、汽车和商用车。如今,其中一栋历史保护性工业建筑成为了 Intertechnika 公司的总部。Peter Alasztics 说:“我们是一家专门从事委托加工的小型企业。我们每年要处理约 28,000 份图纸,并根据它们制造出各种产品,例如变压器零件、西门子专用外壳等。”

但这并非全部。依靠自家的激光器与折弯机,这家拥有 64 名员工的企业在过去二十年间已逐渐发展成为特殊定制领域的专家。他们利用通快的机床为来自全匈牙利的艺术家切割、折弯板材并为其施加造型。在此过程中,该公司的设计团队也在不断挑战技术的极限。“处理这类复杂的订单,对于我们而言是一种享受”,Peter Alasztics 如是说道。

Peter 与其兄弟 Márton 是该家族企业的第二代掌门人。1991 年,两兄弟的父母 Jullianna Alaszticsn. Kov.cs 和 B.la Alasztics 一手创办了 Intertechnika 公司。公司成立之初正逢苏联解体的动荡时期。起初他们从事的是数控(CNC)机床的制造与保养,但在公司成立的数年之后,这种技术在市场上失去了重要地位。1999 年,他们将公司搬迁至多瑙河小岛上的一座历史保护性工业建筑。他们于 2000 年引进了第一台激光设备——一台二手的 1.5 kWh 激光切割机,且其业务就此转向钣金加工领域。

Intertechnika 公司成为了匈牙利的技术先锋

“激光工艺和钣金加工当时在匈牙利还是一个新领域。对我们而言,这在当时是一个绝佳机会,因为我们从一开始就能参与到新技术之中”,两兄弟的父亲 Béla Alasztics 回忆道。他们最开始从一家熟络的机床厂家“偷师学艺”,而那家公司在当时就已经在使用激光设备了。在 2000 年初,他们结识了通快公司。然后在 2002 年,他们便引进了首台通快设备——一台 TruMatic L 4030。从那一刻开始便一发不可收拾。该公司又陆续引进了自动化激光切割机等先进技术。

“在匈牙利,我们是最早尝试通快创新工艺的公司之一,而且在引进这些技术的过程中,通快公司总是不遗余力地予以我们大力支持。由于该公司的车间在历史保护建筑之内,所以这是通快当时要面对的首个严峻挑战。在这座多瑙河的小岛上,虽然 Intertechnika 公司可在大型厂区内扩大使用面积,但建筑结构不得有改动。“当时在顶棚下方,我们只有大概 20 厘米的空间来放置激光切割机”,Peter Alasztics 继续解释说,“好在通快公司帮我们优化了布局,从而最大限度地利用了空间。”这家来自德国迪琴根的企业至今依然在支持着 Intertechnika 公司的不断发展。“通快的第一台激光设备当时为我们开辟了新的可能性”,他说。

精度:在艺术作品的制作过程中,速度并非关键。关键在于技术上的可行性。

在机床旁工作:工程师、艺术家与生产人员相互学习,找到了共同语言。 

Peter Alasztics 是在 2005 年将艺术类的订单引入公司的。他父亲坦诚道,老两口对此其实是有所顾虑的。在布达佩斯 Visart 艺术学校学习期间,Peter Alasztics 结识了现已年届 80 的艺术家 István Ézsiás,而他对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板材废料很感兴趣。他们一拍即合并开始合作,而 Alasztics 则在思考如何利用自家公司的机械设备来切割和折弯艺术品。

“要想在艺术家和工程师之间找到共同语言,无疑是一项特别棘手的任务”,Béla Alasztics 说道。“艺术家的思维无拘无束、天马行空,所以材料的物理性能或存在哪些限制并不在他们的考虑范围之内”,身为儿子的 Peter Alasztics 补充道:“而工程师却恰恰相反“。在他兄弟 Márton 还在攻读企业管理期间,他自己已成为了一名平面设计师。他在就读柏林艺术大学艺术学院期间撰写的硕士论文,就探讨了工程师如何与艺术家协作这一主题。他和 Intertechnika 公司的设计团队一步步地学习并逐渐理解了艺术家的需求,同时还能将其付诸实施。

从艺术家身上汲取经验

Márton Nemes 从 2017 年开始便与 Intertechnika 公司展开了合作。当时他正在寻找一家可切割彩虹色涂层金属板的厂家。这种材料十分昂贵,而且还极为特殊,以致于只有 Intertechnika 公司才敢接受委托。“这种材料我们当时也是第一次见,而且后来再也没见到过相似的”,Peter Alasztics 回忆道。切割最后成功完成。

Nemes 至今仍对此成果赞不绝口,而且已在多场个展中展出了这些作品。“在那之前,我完全不知道还有这类技术的存在。自那以后,我的雕塑创作方式就完全改变了”,他说道。现在,他几乎所有的雕塑作品,都是与 Intertechnika 公司紧密合作完成的。“在结识 Intertechnika 公司之前,我使用的都是完全不同的材料。“金属板材和激光的结合,为我的创作开辟了全新的想象空间”,Márton Nemes说道。

陌生世界:Intertechnika 公司利用激光切割出奇特的轮廓,然后再由艺术家 Márton Nemes 将其组合。

作品“Inside Outside”将不锈钢、钢材与灯光融合为一座动态雕塑。

Techno Zen:作品”Superposed and Entangled“横跨两面墙。

雕塑作品“Superposed”陈列于展馆的中心位置。

如今在匈牙利的艺术圈,Intertechnika 公司已发展成为了一个重要机构。该公司现在每年都会与本地的艺术大学合作,为学生提供制作毕业作品的平台。Peter Alasztics 鼓励九人设计团队不断挑战极限。他们在使用自家机床创作独特作品的同时,也掌握了批量生产所需的技术。例如,他们曾为多瑙河上著名的塞切尼链桥制造了灯具外壳,也曾为监狱服刑人员制作了防断裂、耐刮擦和抗冲击的平板电脑外壳。而制造这些产品所需的技术诀窍,均积累于他们所参与的艺术项目。 

接下来,这两兄弟计划进一步提升生产自动化程度。TRUMPF Oseon 软件已为此做好准备。他们继承了父母的传统,即不断投资新技术与软件。TRUMPF Oseon 的目标是让标准化产品的生产更加高效且更具成本效益。这样他们就能为艺术产品、定制产品保留更多的资源。“创新需要的是不断创造新事物的思维方式”,Peter Alasztics 说道。“每当有人觉得某些产品太难制造时,我们就会看看我们的艺术作品,然后恍然大悟:那些产品是完全可以制造出来的!”

创建日期 2025-04-15
您可能也对此感兴趣
Julián Jiménez Barroso mit Real Madrid Emblem
MaxiTrans Halle